祝哽祝噎古代养老之礼。在老人吃饭时,为不使其哽噎,故派人在旁祝祷。《汉书·贾山传》:“天子之尊,四海之内,其义莫不为臣。然而养三老于大学, 亲执酱而,执爵而𨡚, 祝在前, 祝鲠在后。”𨡚, 古代宴会时的一种礼节, 食毕用酒漱口;, 古噎字; 鲠, 同哽。 各种礼节 各种礼节关于饮酒的礼节:酒礼 举手、鞠躬等表示致敬的礼节:敬礼 顶戴 妇女行的敬礼:福(万福) 旧时礼节之一:磕头 古代致敬谢罪的一种礼节:袒跣 世俗的礼节:俗礼 表面应酬的礼节:虚礼 按年龄长幼所定的礼节:齿序 宴饮时年长者居上位的礼节:燕毛 接待宾客的礼节:客礼 宾礼 古代世交子弟见长辈的礼节:八拜 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 清代的问安礼节之一:请安 见面或分别时的礼节:握手 把手 捉手执手 掺手 辞别时的礼节:高揖 与人见面的礼节:见面礼 见面表示敬意的礼节:拜(~见;回~) 嘴唇相接表示亲热:亲嘴 接吻 表示恭敬、谦让的一种礼节:降饮 平等相待之礼:敌礼 帝王敬老、养老之礼:祝哽祝噎 祝鲠祝噎 祝咽祝哽 古代最恭敬的一种礼节:蹶角稽首 厥角稽首 最敬重之大礼:起叩 祭拜或拜见时行的非常隆重的大礼:三拜九叩 三跪九叩 佛教徒下跪、伏地、以头顶尊者之足的礼节:顶礼 繁琐的礼节:繁礼 烦礼 繁琐而不必要的礼节:烦文缛礼 烦琐的礼节:苛礼 细小烦琐的礼节:小节苛礼 烦琐无用的礼节:虚文浮礼 ☚ 礼节 风俗 ☛ 祝哽祝噎zhùgěng-zhùyē《汉书·贾山传》:“天子之尊,四海之内,其义莫不为臣。然而养三老于大学,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祝在前,祝鲠在后。”三老:为了表示对老人的尊敬,古代设三老之位,由致仕三公担任,天子以父兄之礼尊养之。馈:进食于人。酳(yìn):食毕以酒漱口。:古“噎”字。鲠:同“哽”。古代帝王请三老饮酒吃饭,设置专人在一旁祷祝,祝他们吃饭时食物不要卡在喉咙、食管里。“祝哽祝噎”即指此古礼。后也以指尊老敬老。 祝哽祝噎zhù ɡěnɡ zhù yē指古代为表示对老人的尊敬,老人吃饭时在旁祝祷不要哽噎。《汉书·贾山传》:“天子之尊,四海之内,其义莫不为臣。然而养三老于大学,亲执酱而,执爵而酳,祝(噎)在前,祝鲠(哽)在后。”也作“祝咽祝哽”。 祝哽祝噎zhùgěng-zhùyē〔并列〕 古代帝王接养三老(上寿、中寿、下寿,皆八十岁以上)、五更(古代乡官名,以年老致仕的官员充任),以示仁惠。当老人进餐时,令人祝祷他们不要哽噎。形容敬老。语本《后汉书·明帝纪》:“尊事三老,兄事五更,安车软轮,供绥执授,侯王设酱,公卿馔珍,朕亲袒割,执爵而酳,祝哽在前,祝噎在后。”[例]古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敬老传统。 △ 褒义。多用于关爱老人方面。 也作“祝咽祝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