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戟戈矛合为一体的长柄铜兵器。起源于商代,普遍使用于周代,形制为十字形,混铸。春秋时期始出现戈矛分铸连装的戟。战国时期,戟的形制和功能更有所变化,出现了两戈一矛同柲或三戈一矛同柲的联装戟,战国末年亦出现铁戟。秦代的戟多为青铜质,一般是一戈一矛同柲,戈矛上多刻有铭文,以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较多,全国各地秦代墓葬也有出土。秦戟形制戈头多是长胡四穿、弧援、刃内,矛头宽扁且直,刃锋锐利。戈矛间距25厘米。戟总长一般3米左右,柲末有铜高12.5厘米、径3.4厘米。两汉三国时期,戟的形制又有所变化,唐代以后,作为古代军队标准装备的戟开始退出战争舞台而成为封建社会高级官吏表示身份等级的仪仗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