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分期clinical course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可分为五期:Ⅰ期:为糖尿病初期,肾脏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升高,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肾小球内压增加;Ⅱ期: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尿白蛋白排泄率(AER)多数在正常范围,或呈间歇性增高(如运动后);Ⅲ期:早期肾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即AER持续在20~200μg/min;Ⅳ期:临床肾病,尿蛋白逐渐增多,AER>200μg/min,即尿白蛋白排出量>300mg/24h,相当于尿蛋白总量>0.5g/24h,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伴有浮肿和高血压,肾功能逐渐减退;Ⅴ期:尿毒症,多数肾单位闭锁,AER降低,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血压升高。亦有学者提出,在排除泌尿系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心力衰竭、肾小球肾炎等情况下,根据尿蛋白定性及肾功能情况来判断。按严重程度可分为:
❶可疑:尿蛋白微量;
❷Ⅰ级:尿蛋白(+),肾功能正常;
❸Ⅱ级:尿蛋白(+)以上,尿素氮轻度升高(25~40mg%),或尿蛋白(++)以上;
❹Ⅲ级:尿蛋白(+)以上,尿素氮在40mg%以上。1983年Mogensen等根据近10年提出来的糖尿病肾病分期的各期特点总结如下表。
糖尿病肾病分期及各期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