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蒟叶
【名称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概况】: 基源 为胡椒科胡椒属假蒟的叶。 原植物 假蒟Piper sarmentosum Roxb. 余项参见“假蒟”条。 【药性】: 性味 ❶ 《生草药性备要》:“苦,温。” ❷ 《本草求原》:“辛,温。” 功效 温中,行气,祛风,消肿。 主治 胃寒痛,腹痛气胀,风湿腰痛,产后气虚脚肿,跌打肿痛,外伤出血。 ❶ 《生草药性备要》:“祛风,产后气虚脚肿,煮大头鱼食或煲水洗。” ❷ 《南宁市药物志》:“胃寒痛,洗烂脚。”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伤风咳嗽:蛤萎叶(假蒟叶)30g,猪血120g,共炖服。” ❷ 《本草求原》:“治产后脚肿:假蒟叶、鯮鱼,煮醋食。” 单方应用 ❶ 《广西中草药》:“治气滞腹痛:假蒟叶15g,水煎服。” ❷ 《广西中草药》:“治风湿腰痛:假蒟叶30g,水煎,加油、盐调味服。” ❸ 《本草求原》:“治病后风寒:假蒟叶煎水洗脚。” ❹ 《广西中草药》:“治跌打肿痛:假蒟叶适量,捣烂酒炒,敷患处。” ❺ 《广西中草药》:“治外伤出血:假蒟叶适量,捣烂敷伤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