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叫老年疣,系老年人中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好发于皮脂腺旺盛的面部和躯干上部等处。皮损为针头大至黄豆大或更大的淡棕色或棕黑色扁平丘疹,表面覆有很薄的油腻性鳞屑。偶有微痒感,病程缓慢。本病主要是由棘细胞和少量基底细胞向表面增生成疣状并角化过度所致。一般不需治疗;亦可用冷冻疗法。
脂溢性角化病
脂溢性角化病是一种发生于中年以后的良性疣状增生。病因未明,可能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大多发生于50岁以后,男女同样被累及。常见损害为圆形、椭圆或稍不规则,边缘清晰,高出皮面,黄豆至蚕豆大或更大的新生物。呈棕褐色或带黑色,表面复以油腻性鳞屑或痂,有轻度的疣状突起,触之比较粗糙,周围无炎性反应。整个皮损犹如附着在皮肤上,不深入皮下。剥去其痂后,其中心可见小的疣状突起,有时并有小黑点,显示毛囊口的角质向下伸长,数目单个或数十个,可于50岁后突然多发。惯发部位为面部特别是颞颥部、上胸和手背,上背亦可累及。无主觉症状。病程缓慢,经年不愈,但不恶化。组织病理示整个损害如附贴在表面,其基底层几成为一直线,而不向下延伸,无炎性反应。主要病变为不同程度的角化过度,棘层肥厚和乳头状增殖组合。表皮细胞束相互交织,有的形成角囊肿,有的形成腺状。本病可不医治。如需医治时,可用液氮冷冻,激光或外涂三氯醋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