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蔬實部 > 雜 > 莧根 莧根 xiàngēn 亦稱“地筋”。莧科植物莧的根。主治陰囊腫痛,痔瘡,牙痛,跌打損傷,崩漏,帶下。《石藥爾雅·莧實》:“莧根,一名地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二·莧》:“《孫氏集效方》:牙痛,莧根晒乾,燒存性爲末,搓之。” 苋根药名。出《石药尔雅》。又名地筋。为苋科植物苋Amaranthus mangostanus L. 的根。辛,微寒。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❶治细菌性痢疾,肠炎,吐血,血崩,白带,癥瘕,痔疮,阴囊肿痛,跌打损伤。煎服:9~15g;鲜品15~30g。 ❷牙痛,烧存性,为末揩之。苋的茎叶名苋菜,煎服治痢疾,二便不通;煎水洗治漆疮瘙痒。 苋根xiàn gēn《本草纲目》菜部第27卷苋(5)。药名。 【基原】为苋科植物苋Amaranthus mangostanus L.的根。 【别名】地筋(《石药尔雅》)。 【性味】甘,寒。 ❶《本草图经》:“性微寒。” ❷《重庆草药》:“味甘,性寒,无毒。” 【功用主治】治阴囊肿痛,痔疮,牙痛,跌打损伤,崩漏,带下。 ❶《本草纲目》:“治阴下冷痛,入腹则肿满杀人,捣烂敷之。” ❷《分类草药性》:“红苋菜根:破癥瘕、血块。煅灰搽鼻蚁子。” ❸《四川中药志》:“根梗:治鼻𧏾;根:治红崩白带及痔疮。” ❹《重庆草药》:“治跌打损伤,吐血。”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煅存性研末干撒或调敷。内服:煎汤,鲜者五钱至一两)或浸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