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难将军 荡难将军武官官阶名。汉末始置。南北朝时期沿置。《北周六典·戎号》:“荡难将军,三命。”《宋书·百官志》:“自凌江以下,则有荡难将军,凡40号,或是后汉及魏所置,今则或置或不。” 《魏书·官氏志》: “太和二十三年 (公元499年),职令,荡难将军,从第七品上阶。” ☚ 党正 荡寇将军 ☛ 荡难将军dàng nàn jiāng jūn 杂号将军名,东汉末年及三国魏置,掌帅军征伐。十六国前凉、南朝宋、北魏、北周沿置,隋初置,炀帝大业三年罢。见《宋书·百官志上》、《隋书·百官下》。 荡难将军(1)武官名。南朝宋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八品。北魏与北周亦置,用以褒赏勋庸,北魏秩从七品上,北周秩三命。(2)武散官名。隋以荡难将军为散官将军,秩从八品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