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花状耳
菜花状耳,多为受挤压或捻挫等闭合性创伤后,在软骨膜与软骨间形成血肿,或为烧伤或耳针埋藏治疗过程中继发化脓性感染形成软骨膜炎未获妥善治疗的结局。因血肿的机化,纤维结缔组织的增生和收缩,以及软骨的坏死等病理变化,致使耳廓显著增厚而皱缩,正常解剖形态几近完全丧失。表面呈现无数不规则形的突起,突起间为深浅不等的皱褶缝隙,状似菜花,触之质硬韧,并常有压痛。
菜花状耳的治疗比较困难,不易达到较好的效果。手术须俟炎症完全消散、病情稳定后进行,一般至少需经半年左右。手术原则为经沿耳廓边缘的切口,细心在高低起伏不平的皮肤和软骨间进行剥离形成皮瓣。避免剥穿皮肤,在皱褶的底部更须注意。将所显露的增厚的纤维组织和变形的软骨,以正常的耳廓外形为准,适当削薄,并松解展平,或雕刻造型。缝合创口后,须严格顺耳廓的凸凹形态以纱布填充妥贴后加压包扎。因皮肤组织的皱缩不平,厚度也不一致,故一次剥离范围不宜太广,以免剥起的皮瓣因血运障碍发生坏死。软骨的整形也难一次完成,所以需多分几次手术进行治疗。

菜花状耳
菜花状耳,软骨坏死较多,而皮肤组织相对松弛时,可结合自体肋软骨移植构成支架的手术方法进行修复。菜花状耳因组织破坏较多形成缺损畸形时,可据情参照耳廓缺损的修复手术方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