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菩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神佛諸界部 > 三乘 > 菩薩 菩薩 púsà 梵語“菩提薩埵”的省稱。菩提意爲正覺、佛道,薩埵意爲衆生、有情。佛教稱自覺佛性,又以佛道覺悟衆生者爲菩薩。羅漢修行精進,便成菩薩,位次於佛。如觀音、普賢、文殊、地藏皆爲菩薩。晉·僧肇《注維摩經》:“肇曰:“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衆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唐·玄奘譯《佛地論》二:“緣菩提薩埵爲境,故名菩薩。具足自利利他大願,求大菩提利有情故。”又:“薩埵者是勇猛義,精進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薩。”《廣弘明集》卷十引《叙任道林辨周武帝除佛法詔》:“是知帝王即是如來,宜停丈六。王公即是菩薩,省事文殊。”《西厢記》第一本第一折:“遊了洞房、登了寳塔,將迴廊繞遍。數了羅漢,參了菩薩,拜了聖賢。”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