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璋?—932五代人。初事朱温,为指挥使,后奉命陷泽州(今山西晋城),为泽州刺史。后梁亡,事后唐为邠州节度使。郭崇韬伐蜀,以其为行营右厢马步军都虞候。凡有军机,皆召其参决。蜀平,为剑南东川节度使。时至东川使者多言其欲反,安重诲乃择将吏为两川刺史,以精兵为其牙卫,分布诸州,又分阆州置保宁军,以李仁矩为节度使,遣兵千人戍阆州。他闻之,乃叛。求孟知祥为婚家以相结,遣其将李彦钊扼剑门关为七寨,于关北增置关,号“永定”。凡戍兵东归者,皆留之。长兴元年(930年),陷阆州(今四川阆中),明宗命天雄军节度使石敬瑭来讨,无功而还,遂招抚之。知祥欲与其连表称谢,他疑其背己,以兵攻之,遭败。逃至梓州,为陕州刺史王晖所杀。 董璋?~932五代后唐叛将。原为后梁骁将,以功进指挥使,泽州剌史。梁亡,转事后唐,累至邠宁节度使。同光三年(925年),郭崇韬伐蜀,授璋为行营右厢马步都虞候。蜀平,拜璋为剑南东川节度使,孟知祥领剑南西节度使。长兴时,璋与孟知祥连谋反叛。兵败奔回东川,为陵州剌史王晖所执杀。 董璋五代人。初隶朱温,为列校。后梁末帝时择泽州刺史。后唐庄宗入汴,璋来朝,亲信之。同光三年(925),命为汾州留后,旋正授旄钺。又以伐蜀功,为剑南东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天成二年(927),加同平章事。后据蜀地反,长兴三年(932)败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