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舞的风格Zangzuwu de fengge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省。藏族民间舞与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在舞蹈动律上,膝关节的颤动和屈伸是主要的特点。膝关节松驰,既柔又富有弹性。手臂和上体的动作是随舞步的变化和膝关节的屈伸自然形成,上体的移动要有整体感。在动作特点上,不表现在双脚自然分开,动力脚多系自然勾脚。在动作组合的规律上都有三步一变,后撤前踏,“四步回转”等规律。藏族舞又可分为:
❶“弦子舞”一般用于慢板抒情音乐。动作柔美,开朗。舞时,围成圆圈,男领舞者拉张弦子,其它人甩动长袖,时而向圈内聚拢,时而散开,边歌边舞,曲调丰富。
❷“锅庄”舞时男子站成弧形相对而立,沿着弧线,先慢后快,边歌边舞。舞蹈动作健壮有力,曲调高亢。又称“圆圈舞”。
❸“热巴”意为高地的歌舞,通常为集体歌舞形式,开始舞时,以脚踢地发出踢跶声,一般开始比较缓慢,然后急速歌舞并重,从快板的踢踏为主,亦称“踢踏舞”。
❹“堆谐”脚踏地作踢跶声,亦称“踢踏舞”,舞蹈动作热情奔放。音乐节奏鲜明、情绪欢快。每首曲子都由引子,歌曲部分和尾声部分组成,并且节奏固定。如:
作为结束句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