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臺諸侯曰觀臺,在明堂之中。《春秋傳服氏注五》: “公既視朔,遂登觀臺以望而書。” 注: “天子曰靈臺,諸侯曰觀臺,在明堂之中。” (《鄭氏佚書》)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亭臺部 > 泛稱 > 觀臺 觀臺 guāntái 即雉門兩觀之臺。以春秋魯制言之,象魏、闕、觀,三者蓋異名而同物。天子諸侯宫門皆築臺,臺上起屋,謂之臺門,臺門之兩旁特爲屋高出於門屋之上者,謂之雙闕,亦謂之兩觀,觀即因門臺爲之,故亦稱爲“觀臺”。《左傳·僖公五年》:“五年春正月辛亥朔,日南至。遂登觀臺以望,而書,禮也。”一説“觀臺”在太廟中,以其可以望氣,故謂之“觀臺”,亦謂之“靈臺”。參見本類“靈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