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中丸❶《圣济总录》卷五十六方。人参、赤茯苓、炒桔梗、橘皮、白术、半夏(与姜汁同捣,作饼曝干)、沉香、槟榔、藿香叶各一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姜煎汤送下。治三焦不调,升降阻隔,颈痛膺肿,胸满腹胀。 ❷《普济本事方》卷十方。炮姜、橘红、白术、茯苓、木香、砂仁、官桂、高良姜各等分。为细末,米糊为丸,麻子大,每服二十至三十丸,食后温水送下。治小儿久伤脾胃,腹胀。 调中丸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组方药物】 人参 白术 干姜(炮)各90克 甘草45克(炙) 【制剂用法】 上药4味,为细末,丸如绿豆大。每服10~40丸,空腹时用温水送下。 【主要功效】 温中健脾。 【适应病证】 中焦虚寒,下利清谷,腹痛食少者。 【方义分析】 本方与《伤寒论》理中汤组成相同,但甘草用量减半,当是仲景方之衍化,宜参阅该条。
调中丸 《本事方》卷十【组方药物】 干姜(炮) 橘红 白术 茯苓(去皮) 木香 缩砂仁 官桂(去粗皮,不见火) 良姜各等份 【制剂用法】 上药8味,为细末,糊丸如麻子大。每服20~30丸,空腹时用温开水下。 【主要功效】 温中健脾。 【适应病证】 小儿久伤脾胃,腹胀食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