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女不更二夫
指女子一旦结婚嫁人,就要从一而终。它是旧中国压迫妇女的封建礼教。在前汉刘向编撰的《列女传》中,首次对妇女的贞顺品德明确提出了“终不更一”的道德要求。清初王相母亲写的《女范捷录》,在贞操篇中申明:“忠臣不事二国,烈女不更二夫,故一与之醮,终身不移,男可从婚,女无再适。”这就是说,妻子必须对丈夫履行严格的贞节义务,相反,男性却可以不受任何约束,有权以传宗接代为名娶妾,过多妻生活。倡导“一女不事二夫,夫死不嫁二男”,这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宗法家族利益而专对妇女提出的一种性行为规范,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它一直被称誉为崇高的女性道德,但就其本质而言,却是私有制社会男尊女卑思想的产物,是以牺牲妇女的独立人格尊严为代价的畸形性道德,是剥削阶级用来禁锢妇女身心的沉重的精神枷锁,实际上是极不道德的。在现代文明社会里,应该在互敬互爱、互相尊重对方人格的基础上,提倡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婚姻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