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 近代买办
鸦片战争后外国在华洋行雇佣的为他们购销商品、介绍交易的华籍商人。买办一词,在中国源于明代,指供应宫廷用品的商人; 清初实行公行制度,买办则指公行的采买人和管事人。鸦片战争后,废止公行制度,外商因不熟悉华语和商业习惯,便物色一些华商代理买卖,其名仍沿用买办。后来外商渐习中国情形,为减少买办和中间佣金的支出,便直接组织经营,买办转化为外商雇员,称“华经理”和“中国经理”。这些买办资本家,同样受外国资本家的奴役,但为虎作伥,压迫民族资本主义,掠夺中国资源,剥削劳苦大众,成为中国最反动势力之一,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支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