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声玉振坊
曲阜孔庙门前的第一座石坊。孟子认为“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极赞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故把孔庙门前第一座石坊以此命名。此坊为四楹石刻牌坊,四根石鼓夹抱着八角石柱,顶上饰有莲花宝座,宝座上各蹲踞一个雕刻古朴的独角怪兽“辟邪”(朝天吼),这是封建社会王爵府第才可使用的饰物。两侧坊额浅雕云龙戏珠,明间坊额填红色大字“金声玉振”,笔力雄劲,为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胡缵宗所题。坊后一单孔石拱桥,建于清康熙十六年(1657年)。桥东西各有一棵合抱古柏,挺拔如盖,二柏相夹,人称“二柏担一孔”。桥面是二龙戏珠的石阶,桥下清流呈半圆绕过,被称为泮水,泮水因石块封盖,现只有泮桥。桥后东西各有一幢石牌,立于金明昌二年(1191年),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人称“下马碑”。过去文武官员、庶民百姓从此路过,必须下马,以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