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铁山、岗山摩崖石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铁山、岗山摩崖石刻 铁山、岗山摩崖石刻北周。分布在山东省邹县西北约1公里的铁山和岗山。铁山摩崖石刻刻于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是北齐的僧人大沙门安道壹书,匡哲、匡显主持进行的,其内容由石颂、金刚经文、题名三部分组成。石颂是颂文的标目,刻在佛经的两侧,字宽70—90厘米,高80厘米。颂文计12行,为骈体文,记述经主,书经者以及刻经年代。经文是刻石的主体,共17行,900余字,以八分书体为主,间杂篆书和行、草书,其中含有一些简字和俗字。岗山石刻刻于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分布在26处,现存文字400多个,最多一处有字180余个,字大者60厘米见方,小者30厘米见方。有些字旁还刻有佛像,并标明纪年。两山石刻书法奇雄苍劲,自清乾隆末年起即屡见著录。1988年它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高贞碑 隽修罗碑 ☛ 铁山、岗山摩崖石刻 铁山、岗山摩崖石刻铁山、岗山摩崖石刻在邹县西北的铁山和岗山一带,其山坡上密布北周时期摩崖石刻。崖壁为花岗岩石,呈45度斜坡。铁山石刻凿刻在铁山南麓,南北长61米,东西宽17米,面积1037平方米,于579年(北周大象元年)刻成。依字体大小、内容和位置可分为金刚经文、石颂、题名三部分。金刚经17行,共900余字,字体大小不等,“石颂”每字高80厘米,宽70厘米,颂文字径较小,主要记述经主、书写者及刻成年代,实际是刻经的跋文。整个石刻变隶为主,篆、楷、行各体间有,整个石刻书法水平可与泰山经石峪刻石媲美。为免遭洪水冲刷,1973-1975年在其周围筑石墙加以保护。 ☚ 云峰山、天柱山摩崖石刻 薛城遗址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