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暖砚
清代宫中磨墨、盛墨用具。此砚通体用白锡制造,用钣金工艺成型,形体极像一把无嘴茶壶。砚顶、砚底均为圆形平面 (顶径15.4厘米,底径15.5厘米),砚身腰径18厘米,略粗于两端,呈几何学中之桶状体。砚的顶面即是砚堂,谓之受墨处、研墨处。砚堂边缘开一圆孔,用砚时由此孔向中空的砚腹内注入热水,砚温便可升高。小孔内插一圆柱体水注,研墨时可直接用水注从砚内吸水,十分方便 这个水注又能塞住圆孔,可防止热汽散逸。为了避免挪动时暖砚烫手,此砚上端还安装了一个提梁。提梁高14.3厘米,宽15.5厘米,空间适度,研墨时不致碍手,提携又十分方便。这具暖砚设计得科学合理,构思十分巧妙,既可温墨,又可暖手,一器两用。其外观朴实无华,注重实用,不事雕琢,打破了清代宫廷用品追求富丽奢华的传统格局,是一件出人意料的文房佳品。暖砚始自北宋时期,古人为避免冬天墨汁冰结妨碍书写的麻烦,发明了在砚台上附置设备,制造热源,使砚在零度以下也能随意使用。暖砚根据热源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水暖型,一是火暖型,再是水火结合型。此件锡暖砚属水暖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