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学骊珠
曲韵韵书。清沈乘麐著。沈氏字苑宾,娄湄人。此书亦名《曲韵骊珠》、《曲韵探骊》,成书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作者《凡例》曰:“此书以《中州韵》为底本,而参之以《中原韵》、《洪武正韵》,更探讨于《诗韵辑略》、《佩文韵府》、《五车韵瑞》、《韵府群玉》、《五音篇》、《海南北音》……整五十载,凡七易稿而成。”是一部总曲韵大成的合南北韵于一体的韵书。韵分二十一部,与《音韵辑要》同,入声韵单列八部:屋读、恤律、质直、拍陌、约略、曷跋、豁达、屑辙。入声韵单列便于南曲,即欲借用,亦注明归何韵,且注北音。平、去两声别阴、阳,上声不分阴、阳,而于上声中分注阴上、阳上、阴阳通用三法。每韵注口法,每字注反切、音义,收字万馀,皆词曲中常用之字。此书专为昆腔填词度曲而设,为乾隆年三种韵书中音韵、体例最为精当者。周少霞序曰:“视苑宾《骊珠》在握,不自愧同于买椟欤!”此书出后,自清中叶至近代,流传甚广,影响很大,一直受到传奇家和曲韵家的推崇。
韵书。清·沈乘麐(lin)编。共分二十九韵。平、上、去二十一韵,入声八韵。平、去、入均分阴阳两类。上声韵目下注明“阴阳合”,韵内却标出“阴上声”、“阴阳通用”、“阳上声”三类,其中第二类为次浊声母,应是阳上,实际上也只有阴阳两类。此书合南北曲韵为一书,故昆曲、京戏界都颇为重视。有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华亭顾文善斋刊本。解放后,项远村撰有《曲韵易通》,用现代语音学知识,对《韵学骊珠》进行了通俗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