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黈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黈纊黄色的絲綿。《文選》張衡《東京賦》:“夫君人者,黈纊塞耳,車中不內顧。”薛綜注:“黈纊,言以黄綿大如丸,縣冠兩邊,當耳,不欲妄聞不急之言也。” 古代名物 > 紡績類 > 原料部 > 絮綿 > 黈纊 黈纊 tǒukuàng 黄綿。古時加在冕的兩旁,大小如丸,作塞耳之用,以示不妄聞不義之言。《漢書·東方朔傳》:“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纊充耳,所以塞聰。”顔師古注:“黈,黄色也。纊,綿也。以黄綿爲丸,用組懸之於冕,垂兩耳旁,示不外聽。”《後漢書·輿服志下》:“冕冠……皆有前無後,各以其綬采色爲組纓,旁垂黈纊。”唐·白居易《驃國樂》詩:“雍羌之子舒難陁,來獻南音奉正朔。德宗立仗御紫庭,黈纊不塞爲爾聽。”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