鼥读音b·a(ˊ),为a韵目,属a—ia—uo韵部。蒲拔切,入,曷韵。 ❶[鼧鼥]古籍上指旱獭,俗称“土拔鼠”。 上一条: 魃 下一条: 茇 鼥baFC96 [鼧鼥]tuoba见“鼧”。 鼥bá(构词成分):鼧 ~ [tuó bá] (古书上指旱獭) an ancient name for marmot 鼥《説文》所無。bá[鼠(意符)+犮(聲符)→鼥(鼧(tuó)鼥:哺乳動物,體粗壯,頭大耳小,四肢粗短,毛爲土黄色雜以褐色,成群穴居,生活于田野和草原,以植物爲食,皮毛很珍貴。亦稱旱獺,俗稱土撥鼠。)] [明] 張自烈《正字通》:“鼧鼥鼠,生西番山澤中,穴土爲窠,形似獺。人掘食之,蒙古人名答刺不花。唐書有鼧鼥鼠,鼧鼥言其肥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