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海水养殖业
浙江海水养殖按自然环境异同和养殖生物对环境适应的差别,可分为4个养殖区,即浙北咸淡水养殖区、浙中港湾养殖区、浙南滩涂养殖区和沿海岛屿养殖区,共有-10米以内浅海水域面积1 182.29千公顷,基准面以上的滩涂面积247.35千公顷,其中象山港、三门湾、乐清湾均为半封闭的大型港湾,十分有利于生物栖息繁殖,可供养殖的滩涂达45.24千公顷,浅海23.27千公顷。新中国成立以来,海水养殖业有了较快发展,到1992年底,全省沿海有27个县(市)进行滩涂、浅海养殖,养殖面积达到35.22千公顷,产量17.34万吨,比1950年分别增加21倍和81. 5倍; 比1978年增产3.86倍。养殖品种也从蛏、蚶、牡蛎等少数几个品种发展到鱼、虾、蟹、贝、藻等五大类23个品种 (表3-5-4)。
表3-5-4 海水养殖情况表
单位: 千公顷、万吨
年份 | 合计 | 不同类型养殖面积、产量 |
面积 | 产量 | 面积 | 产量 |
滩涂 | 浅海 | 滩涂 | 浅海 |
1953 | 1.61 | 0.60 | 1.61 | | 0.60 | |
1960 | 3.19 | 1.80 | 3.19 | | 1.50 | 0.30 |
1970 1978 1980 1990 1992 | 6.07 8.42 8.37 32.81 35.22 | 3.39 3.43 4.03 13.81 17.34 | 3.99 4.85 4.32 30.38 32.38 | 2.08 3.57 4.05 2.43 2.84 | 2.19 2.10 2.36 12.60 14.99 | 1.20 1.33 1.67 1.21 2.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