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耕地的保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耕地的保护

(三)耕地的保护

湖南省人口多, 耕地少。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非农业占地的增多, 人均耕地将会越来越少。因此除了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尽量减少占用耕地以外, 如何经营好现有耕地, 挖掘耕地潜力, 提高耕地的生产力, 是保护湖南省耕地的重要途径。湖南省耕地分布状况为: 雪峰山东麓以东地区,耕地占全省耕地的83.9%, 水田占全省水田的84.9%, 水田为本地区的78.8%, 集中分布于湖滨地区和江河沿岸。雪峰山东麓以西地区, 耕地只占全省耕地的16.1%, 水田不多, 旱地占本地区耕地的36.4%, 为全省旱地的20% 。湖南省耕地大部分属中低产田地, 生产水平不高, 只要针对影响耕地增产的障碍因素, 采取相应措施, 生产水平将有大幅度提高。
1.改善水利条件
。湖南省水利条件基础薄弱,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只分别占耕地的70.56%和43.69%。70%的旱地没有灌溉条件,因而稍遇干旱、洪渍, 便成灾减产、甚至失收。湘中丘陵光热资源可种双季稻, 由于缺水, 很多农田只能种一季, 洞庭湖区洪涝渍害严重, 产量不稳, 这是造成低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改善水利条件是提高中低产田土产量的关键。山丘区要因地制宜地贯彻以蓄为主, 蓄引提相结合, 大中小型相结合的方针, 建设各类水利工程设施, 解决灌溉水源, 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洞庭湖区除加固堤防, 提高防洪能力外, 要因地制宜, 采用开好撇洪河、深挖排水沟渠降低地下水位、修好等高截流渠、留足10%~15%的内湖, 保持一定调蓄能力和增加排灌机械, 以减轻洪渍灾害。
2.改良低产土壤
。针对不同的障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良, 是湖南省达到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关键。
(1) 开沟排水, 降低地下水, 改造冷湿洪涝毒害型稻田。通过开沟排水, 拦阻地表水、山洪水、冷浸水、地下潜水、漫灌串灌水、矿毒水侵入水田中, 提高水温泥温, 增强微生物活动能力, 促进有机质分解,减少有毒物质危害, 并使深烂泥田耕层适中,使水稻返青快、分蘖多、成熟早、产量高。
(2) 客观改良土壤质地, 协调泥沙比例, 改造粘砂板瘦型稻田。通过粘土掺沙, 可增加土壤通透性,活化土壤养分; 砂土掺泥, 使土壤疏松, 容量变小,增强土壤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要在结合容土掺砂, 改良土壤质地的同时, 增加有机肥以增加改土的效果。
(3) 逐年加深耕作层, 改造耕层浅薄型稻田。稻田耕作层一般以16~20厘米为宜, 对耕层浅的稻田要逐年加深, 促进根系下扎; 扩大根系吸收范围。但深耕必须结合细作, 增施有机肥, 加速土壤熟化, 才能充分发挥深耕改土的效果。
(4) 合理施肥, 增加磷钾肥, 改造缺素型稻田。在增施有机肥料的基础上, 要根据土壤酸碱度和速效养分含量高低, 合理施肥。酸性土壤施用钙镁磷肥、碳铵、氮水并适量施用石灰; 碱性土壤施用过磷酸钙、硫镂、氯铵。在肥料搭配上应按氮磷钾比例施用。本省多数地区稻田土壤缺磷少钾, 施用磷钾肥增产效果显著。
(5) 调整土壤酸碱度。pH值在5.5以下的稻田应施用石灰, 每公顷用量在750~900千克, pH值在6~7的稻田一般不施或少施石灰, pH值在7.5以上的鸭屎泥田、灰泥田、紫泥田要禁止打石灰。
(6) 低产旱地的改良。湖南省低产旱地比例大, 约占旱地的50%以上。旱地存在的问题是坡地多、坡度大、有机质含量低、耕层浅、缺水缺肥, 产量低而不稳。因此, 旱地改良要抓好三个方面:
❶改坡地为梯地。坡地水土流失严重, 保水保肥力差, 应逐步改为水平梯地;
❷逐步解决灌溉水源。旱地缺乏灌溉水源是低产的主要原因, 集中连片旱地要在解决水源的条件下引水灌溉, 或修蓄洪水池发展喷灌或滴灌;
❸增加土壤肥力。通过增施肥料或增加养地作物等措施, 逐步提高土壤的供肥供水能力。
3.调整种植制度
。种植制度是在特定的自然、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一套高产、稳产、高效率、低成本的农业技术体系。它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革,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而不断发展。合理的种植制度应以高效率的利用水温水土等自然资源, 不断提高土地生产力和单位面积产量为原则。根据湖南省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地调整、改革一些不合理的种植制度,将对湖南省农业生产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平丘区: 温度较高, 水土条件较好的稻田, 可实行一年三熟制。根据肥料供给情况, 应以稻—稻—肥为主, 大力发展稻—稻—油, 酌情安排稻—稻—冬作; 光热水条件较好, 但土壤条件较差的稻田, 应实行冬作—春豆间玉米—晚稻、冬作—一季杂交稻、绿肥—春豆间玉米—晚稻—一季杂交稻为宜; 光热土条件较好, 水利条件较差的稻田, 应以冬作—早稻—秋旱粮、冬作—夏旱粮、绿肥—早稻—秋玉米、绿肥—夏旱粮、秋旱粮为宜。
低山区: 光温条件较差, 水土条件较好的可实行春粮—一季杂交稻为主, 也可安排绿肥—一季杂交稻; 土壤条件较差的稻田, 可安排绿肥 (冬闲) 或冬作—一季杂交稻; 水利条件较差的稻田, 可安排冬作—秋荞混播绿肥, 实行一年两熟或两年五熟。
中山区: 热量条件差, 其中水土条件较好的可实行绿肥 (冬作)—一季中熟杂交稻为主; 土壤条件较差的以冬闲 (绿肥)—一季杂交中稻为主; 水利条件较差的以绿肥—早稻 (旱粮) 为主。
旱土要推行间套种连作制, 增加复种指数, 实行一年多熟。各地可因地制宜采用玉米—绿肥或夏红薯—绿肥, 春大豆套红薯, 玉米—秋马铃薯, 春玉米间大豆——绿肥, 麦—薯, 油菜—红薯, 麦、玉米、红薯套种等复种制。
4.调整作物布局。

(1) 粮食作物: 按照水稻对热量的要求, 湖南省雪峰山以东地区一般均适宜种植双季稻, 但必须根据各地的气候特点和热量多少搞好两季品种的熟性搭配。平丘区除搞好水稻生产外, 适当增加玉米、大豆、麦类等作物的比重。山区在重视水稻生产的同时, 要发挥旱地的优势, 增加复种指数, 提高旱粮产量。此外还可利用山前谷旁, 发展木本粮食作物。
(2) 经济作物: 湖区主要将棉花在澧阳平原和沿长江南岸 一带地势较高的紫潮沙土地区调整, 将低洼棉田改种水稻, 将飞沙土棉地改种花生等作物; 丘陵地区将棉花往河谷平原冲积土上调整, 将丘岗红壤土上的棉地改种旱粮和其他经济作物。湖南省不是甘蔗最适宜区, 由于食糖供需缺口大, 可适当扩大面积,但热量条件湘南优于湘北, 因此发展的重点应放在湘南。

☚ (二)土地利用综合评价   第二节 气候资源 ☛
0001344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5 20: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