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农民收入在全国的位次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甘肃省的农民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纵向比较,农民收入成倍增长,特别是中共
表9-2-11 1992年各地、州、市农民人均纯收人
单位:元
地 区 | 人均纯收入 | 地 区 | 人均纯收入 |
酒泉地区 张掖地区 武威地区 定西地区 天水市 陇南地区 平凉地区 | 1 158.33 752.18 506.84 430.68 465.33 382.84 500.75 | 庆阳地区 临夏州 甘南州 兰州市 白银市 金昌市 嘉峪关市 | 531.42 355.30 461.00 645.47 427.95 686.37 870.00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明显改善,农村市场扩大,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但横向比较,甘肃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慢于其他省、市、自治区和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越拉越大。
50年代,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排位属于中上水平。以1957年为例,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92.71元,在全国排第8位。位于甘肃省之前的有:北京市,辽宁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福建省、广东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湖北省。60年代,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位于全国排位的中间。以1965年为例。该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8.47元,位于全国排序的第16位。70年代,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降为中下水平。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0.93元,位于全国的第24位。进入80年代,甘肃农民收入从1983年起,连续多年位于末位。1992年,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502.74元,在全国排序属末位,与全国排序第一的上海市相比相差2 176.14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370.79元,低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