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水稻土 (六)水稻土在土壤分类中称淹水种水稻的土壤为水稻土。水稻土是湖南省的一种主要耕作土壤,无论是平原、丘陵或山区都有水稻土的分布。水稻土集中分布于洞庭湖平原, 湘、资、沅、澧四水及各大小支流的河谷平地; 其次是湖南省丘陵区及山区的谷地也广泛分布。水稻土在水平分布上, 集中分布于洞庭湖畔的河湖水网冲积平原上, 面积虽只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3%, 但其水稻土却占了湖南省水田的20%; 在占湖南省土地总面积的40%的湘中、湘东丘陵区, 水稻土多呈树枝状分布, 其面积约占湖南省水田的50%左右; 占湖南省土地总面积一半的湘南、湘西山区, 水稻土多呈斑块状分布, 其面积占全省水田面积的30%。 湖南省水稻土共有275.58万公顷, 占总土壤面积的16.5%, 占总土地面积的13.0%, 水稻土是湖南农业用途最广的一个土类, 它不仅是粮食生产的主要基地 (湖南省粮食总产的90%来自水稻生产),而且是许多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湖南省水稻土的主要利用方式是栽培水稻, 据1979—1983年5年的统计, 湖南省早、中稻及一季晚稻栽培面积为1205.87万公顷, 每年平均241.17万公顷, 占水稻土总面积的82.49%, 除水稻外, 同期每年平均还有14.59万公顷棉花、1.54万公顷甘蔗、1.85万公顷麻类和其他栽培作物, 还有双季晚稻秧田33.20万公顷, 分别占水稻土面积的4.99%、0.52%、0.63%和11.37%。充分利用、改良水稻土, 对于发展湖南农业生产具有重大意义。水稻土的改良利用措施如下: (1) 兴修水利, 改善灌溉条件。湖南省水稻土有的分布地形部位一般比较高, 水源缺乏, 这不仅使水稻生长因缺水而受到影响, 而且直接影响水稻土的水耕熟化过程, 主要表现在富盐基作用较弱, 微生物区系不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腐殖质含量较低, 部分犁底层发育不明显, 漏水漏肥等。因此, 改善这部分水稻土的灌溉条件, 兴建小型的蓄、引、提水利工程, 是改良这类土壤的前提。 (2) 增施有机肥, 加强土壤管理。部分水稻土因分布较高, 离居民点较远, 长期以来管理比较粗放,有机质含量低于其他类型的水稻土。由于缺乏有机质, 土壤的盐基交换量和保水保肥性能较低, 并且在不少地方因产量低而不愿投工投肥, 产量越来越低。解决有机肥不足的主要办法是以田养田, 如冬种绿肥, 蓄水养草, 稻草还田等。 (3) 增施化肥, 促使养分平衡。一般水稻土的氮、磷、钾含量较低, 还有的缺硼、锌和钼, 需要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调节, 使土壤养分供应平衡, 满足高产需要。 (4) 加深耕作层, 改良土壤质地。水稻土的耕作层深度一般小于15厘米, 养分容量和根系活动范围都很小, 从而限制了水稻的正常生长。在培肥土壤的基础上, 适当逐年加深耕作层, 提高土壤养分的供应量, 是解决养分缺乏的主要办法。有的地方因浅麻沙泥质地过轻, 浅灰黄泥质地过粘, 也使得土壤性和供肥保肥性能受到影响。因此, 在可能条件下, 也可掺沙或掺泥改良土壤质地。 (5) 合理轮作, 是充分发挥地力的重要保证。有部分水稻土肥力较低, 水源较缺, 因此不能光强调提高复种指数, 一般情况下, 应实行水旱轮作, 如稻一肥、稻一饲料、豆一稻、烟一稻等。当然, 在土壤肥力有了很大提高, 水源得到根本改善的情况下, 也可以提高复种指数。 ☚ (五)黑色石灰土、红色石灰土、紫色土、红黏土、粗骨土、石质土 四、土地利用的演变分析与评价 ☛
(六)水稻土 (六)水稻土水稻土主要分布在鱼台、金乡、济南市郊区、临沂、章丘、历城等地。 另外,山东省还有山地草甸型土和风砂土。前者主要分布于昆嵛山、泰山等山体上部;后者分布在决口扇形地、缓岗,以及内陆或滨海砂丘上。宜于发展林业或牧业。 全省土壤质地,大致可分为石碴土、岭砂土、砂土、砂壤土、壤土、重壤土、粘土七类。石碴土主要分布在鲁中南、胶东山区的山丘顶部;岭砂土分布在鲁中南、胶东山丘的上部;砂土分布于黄泛平原的决口扇形地;砂壤土分布在黄泛平原的河滩高地和背河槽状洼地;壤土广泛分布在全省各类型平原地区;重壤土分布于鲁中南的青石山丘及胶东山区心土层裸露的地区;粘土集中分布在洼地及滨湖洼地。 ☚ (五)盐渍土 四、耕地 ☛
(六)水稻土 (六)水稻土水稻土是一类在水耕植稻熟化下的特殊人工土壤,是江西省主要的耕作土壤。从海拔15米的平原地区至海拔600米左右的低山、沟谷都有分布,以河湖平原面积最为集中,面积303.26万公顷,占全省土壤面积的20.36%。水稻土在水耕熟化条件下,有机质和养分较起源土壤高,土壤酸度减弱。在水耕熟化条件下,逐渐改变了自然土壤的黏、酸、瘦、薄等性质,发育为松、软、易耕、肥力较高的土壤。水稻土壤据水分状况对其的影响,可分为淹育型水稻土(7.33万公顷),潴育型水稻土(266.19万公顷),潜育型水稻土(29.73万公顷)三个亚类。淹育型水稻土水分条件较差,土体不受地下水影响,表层淹水时间较短,即使受表层灌溉水下渗和层间暂时滞水的影响,也没有典型潴育层形成的土壤。潴育型水稻土,比较集中分布在较开阔的山丘沟谷垅田和平原畈田上,地面平坦,排灌便利,由于耕种历史悠久,土壤培肥熟化水平较高,是江西省水稻生产的主要高产土壤。潜育型水稻土,主要分布在山丘低垅田和平原,圩区低洼地段,地面渍水难排,地下水位高,土壤终年积水,长期处于还原状态。 ☚ (五)潮土 三、农用土地利用结构 ☛ 000312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