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成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成效

(四)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成效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从1985年开始,郊区坚持从实际出发,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引导、组织平原发达地区粮食生产形成了适度规模经营,基本改变了“人人包地、户户种田”规模小、生产分散的农业经营局面,形成了以集体农场、专业队管理承包到劳、专业户承包并存的格局。适度规模经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粮食商品率和农业自身积累水平,增加了种粮农民的收入,提高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保证了粮食增产,巩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了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1)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粮食产量和种粮收入。有关部门对1994年郊区219家独立核算农场作了调查考核,这219个农场,经营粮田面积1.76万公顷,粮食公顷产达到11 070公斤,比全市平均高750公斤,劳均产粮2.79万公斤,劳均收入6700元,劳均创利7 076元。
(2)推进了种植业技术改造,加快了农业现代化步伐。适度规模经营改变了粮食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的局面,为推进农业技术改造创造了条件。几年来,围绕农业机械、排灌设施和作物栽培,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郊区平原产粮县粮食生产基本上实现了耕、种、收机械化,粮田灌溉实现了喷灌化,作物栽培实现了以科技为主导的区域化种植、规范化管理,从而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的劳动条件。
(3)形成了粮食生产的积累机制,初步实现了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实行适度规模经营之后,农业从补贴对象转变为盈利产业,增强了自我发展和积累的能力。据郊区219个农场调查,1994年共实现利润5526万元,每个农场平均24.1万元,公顷均达到2 808元。
(4)进一步推动了专业分工,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粮田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既解除了务工经商人员“农忙还得务农”的困扰,又进一步推动了专业分工,促进了农村多种经营和二、三产业的全面发展。
北京市实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从京郊农村的实际出发,坚持和发展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朝着农业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目标前进的一种探索。这个探索,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和支持。1988年6月,大规模进行农业规模经营试验的顺义县被国务院批准为农村改革试验区。1995年11月,江泽民同志视察北京工作时指出,“郊区的农村改革,在建立和完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方面创造了不少好经验。特别是因地制宜地推动农业向着邓小平同志所指明的新的集体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京郊农业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并非一帆风顺,也不是完美无缺。比如,有的地方条件不完全具备,也推行规模经营,造成了反复;一些农场经营机制不健全,管理不善,出现减产亏损;受宏观经济影响,乡镇企业不景气,务工劳力回流;粮价低,出售困难,也会引起粮田规模经营的动荡;等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完善提高,还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探索过程。

☚ (三)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组织形式   五、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
0000162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5 12:4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