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四)曹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四)曹操 (四)曹操曹操(155—220年)谯人(今安徽亳州市)。曹操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他很重视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认为解决“军需民食之所急”的最好办法是开展大规模屯田。曹操把淮南、淮北作为屯田重地,并选派有才干的官员主理此事。曹操推行的屯田制,分军屯和民屯两种。军屯是按原来军队建制,基本单位是营,五里设一营,每营60人且耕,且守。民屯是召募流亡农民,利用荒地屯田,以屯为单位,每屯50人,为适应屯田的需要,还修建了许多著名的水利工程,如在安徽地域内就修建了芍陂、七门、吴塘、茹陂,用以灌溉农田。由于大规模推广屯田,使当时备受摧残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淮河流域甚至出现了“资粮有储而无水害”的农业复苏景象。 ☚ (三)刘安 (五)陈翥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