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
古都名。 约在秦孝公十二年(前350),秦都城由栎阳迁到咸阳。从此至秦亡,约140余年,咸阳始终是秦的首都。秦咸阳都城遗址在今咸阳市东约10公里处,后世名渭城。 由于城建在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南水北皆阳,故名“咸阳”。这里距渭河较近,交通便利,形势险要,便于防守,又接近西周旧都丰镐,附近人口密集,开发较早,物产丰富。这一切都是建都之有利条件。《史记·秦本纪》:秦孝公“十二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秦在咸阳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 秦始皇每消灭一诸侯国,就在咸阳宫附近修一宫殿。 在灭六国后,他又“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在渭河南岸的上林苑中修建了著名的阿房宫。 由于渭河冲刷,咸阳古城遗址已难究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