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介词 一、和它的宾语一起,可在谓语前或小句前作状语,也可在动词后作补语。 “在”引进时间。 ❶ 齐、晋、秦、楚,其在成周微甚。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句义:齐晋秦楚,它们在西周初年时弱小得很。 ❷ 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孤穷:势孤力穷。 ❸ 在昔王纲紊,因谁国步清?(《全唐诗·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 二、介绍动作的处所。 ❶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韶》:韶乐(yuè)。 ❷ 禹往见之,则耕在野。(《庄子·天地》) 三、介绍动作涉及的对象。义即“对于”、“对”。 ❶ 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 (《左传·襄公八年》)——句义:我们国君对于晋君来说,只是晋君〔草木散发〕的气味而已。臭:气味。 ❷ 在他人则诛之,在弟则封之。(《孟子·万章上》)——句义:对别人就惩处他,对弟弟就封赏他。 助词 用于句末。相当于“得”、“著”。 ❶ 诗酒尚堪驱使在,勿嫌须鬓皆皤然。(《全唐诗·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堪:能。须鬓:胡须和鬓角。 皤(pó)然:色白貌。 ❷ 白头乡思在,回首一销魂。(《全唐诗·贯休:遇五天僧入五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