惘然若失
[结构] 偏正式。 [释义] 心中怅惘失意,像丢了什么东西似的。惘然:失意的样子。 若:如,好像。 [出处] 三国·魏·吴质《答东阿王书》:“精散思越,惘然有失。”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鸦头》:“王素方直,至此惘然若失。” [功能、例句] 多作谓语。茅盾《虹》三:“这些情形,由第三者以‘谈助’的形式陆陆续续传到了梅女士的耳朵时,她便有半天的惘然若失,什么书都看不下。”清·颐琐《黄绣球》五回:“黄通理惘然若失,无法可施,急忙赶至衙前。” [附条] ❶ “惘然如失”。宋·洪迈《夷坚丙志·蔡十九郎》。 ❷ “惘然自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 ❸ “惘然”。鲁迅《故乡》。 [同义] 茫然若失 若有所失 [反义] 悠然自得 怡然自得 陶然自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