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楚汉相争时,萧何曾向刘邦推荐韩信。 韩信因汉王不重用自己,便逃离汉营。萧何连夜追回韩信,说服刘邦,拜为大将。 后有人向吕后告发韩信与陈豨共同谋反。吕后乃与萧何谋,“诈令人从上所来(时刘邦亲自带兵讨伐陈豨),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欺骗)信曰:‘虽疾,疆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长乐宫悬钟之室)。 ”宋·洪迈《容斋随笔》所载事同。 韩信的得志与被杀,都出自萧何一人之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后因以比喻为人害人,成事败事都出自一人。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九:“分宜好个王三老,成也萧何败也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