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鸭惊鸳鸯
宋·赵令畤《侯鲭录》卷八:“宣城守吕士隆,好缘微罪杖营妓。后乐籍(古指乐户的名籍,也指官妓)中得一客娼名丽华,善歌,有声于江南,士隆眷之。一日复欲杖营妓,妓泣诉曰:‘某不敢避杖,但恐新到某人者不安此耳。 ’士隆笑而从之。丽华短肥,故梅圣俞(宋·梅尧臣)作《莫打鸭》诗以解之曰:‘莫打鸭,莫打鸭,打鸭惊鸳鸯。 鸳鸯新自南池落,不比孤洲老秃鸧。秃鸧尚欲远飞去,何况鸳鸯羽翼长。’(此事见宋·梅尧臣《宛陵集》)”此事又见魏泰《诗歌》。 后用“打鸭惊鸳鸯”常比喻惩甲惊乙,或殃及无辜之意。 宋·李石《扇子》诗:“不为求蛇熏老鼠,翻成打鸭惊鸳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