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昌琳
【生卒】:1822—1912 【介绍】: 字雨田,晚号养颐老人。 长沙县人。秀才出身。后因乡试屡试不第,乃借资在长沙开设“乾陞杂货店”,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起经营粮食致富,遂改“朱乾陞碓坊”,专营谷米。同治三年(1864)起,又增设“乾顺泰盐号”和“朱乾陞茶庄”,均获巨利。 光绪三年(1877),因参与陕西、山西赈灾,叙功为道员,加按察使衔。经商致富后,一面在长沙大兴土木,建筑别墅“朱云谷堂”,一面广置田产,坐享地租收入。他还热心地方公益事业,办蠲赈,设医院,行募捐,善举颇多。维新运动时期,为开北湖纳浏(阳河)避湘涛之险,他捐巨资招民夫,导浏阳河水入北湖再与湘江接通,是为新河。 新河开通后,由官绅保奏,被清廷奖为三品卿。宣统二年(1910),湖南巡抚复举耆贤,奉旨特授他内阁学士衔,人尊称他为“阁学公”。1912年病卒于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