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
〔气〕(qì) 本指云气,引申为一切气体的通称。 如:煤气;沼气。也特指空气。 如:气温;气压。 指自然界冷热阴晴等现象。
如:天气;节气;秋高气爽。 呼吸;气息。 如:喘气。 气味。 如:泥土气;羊臊气。 嗅。《礼记·少仪》:“洗盥执食饮者勿气。”孔颖达疏:“谓不鼻嗅尊长饮食也。” 通常指一种极细微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东汉王充提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论衡·自然》)北宋张载认为:“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正蒙·太和》)认为“气”是世界的物质本原。南宋朱熹则提出“理先气后”说,认为:“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朱子语类》卷二)认为气是由世界的精神本原派生出来的。 指一种精神状态、道德境界。孟子认为“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乃“集义所生”(见《孟子·公孙丑》)。 旧指气数、命运。《二程遗书》卷十八:“问:‘上古人多寿,后世不及古,何也?莫是气否?’曰:‘气便是命也。’” 中医学上指运行变化于体内,维持生命活动和推动脏腑组织功能的精微物质。 如精气、营气、卫气、中气、肾气等。 指人的精神状态。 如:勇气;朝气;暮气。 习气或气质。
如:孩子气;市侩气。 气恼。如:受气受恼;忍气吞声。 气氛。如:喜气洋洋。 气势。如:一鼓作气;气吞山河。 围棋术语。 一个棋子下到棋盘上后,其上下左右有以直线相连的紧邻二至四个交叉点,均为此棋子的“气”。无“气”之子应从棋盘上拿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