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熹平石经周易残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熹平石经周易残字 熹平石经《周易》残字,汉时原刻,近世从洛阳出土,是所有出土熹平石经中规模最大,存字最多的一块。 出土时石即中断为二。上石最初归文氏,后来归合肥李氏。 下石归陕西于氏。 此书是未归文氏、于氏之前的拓本。 字刻在石碑的两面。前面存二十八行,是《周易》下篇自“家人”至“小过”各卦的卦辞和爻辞。 共五百三十三字。后面存二十五行,共四百零二字。 两面加起来总共九百三十五字。 其卦辞、爻辞之后不附“彖”“象”。 系辞之后是“文言”和“说卦”,完全与王肃本的次序不同。字句之间也多有异处。 按,熹平石经是五经的第一个刻本,而且是诸儒第一次承诏校定的官刻。而《周易》一经居五经之首。《隋志》所载的一卷,自唐以后久已不传。现在竟然在一千几百年之后发现了这个碑刻,虽已残缺不全,但仍可窥见魏晋以前《易经》和《易传》的旧貌,其价值超过了一切唐宋刻本,为群书之冠。 有民国年间拓刻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