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犬狺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
【集校】: 《文选》尤本:猛犬狺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 《文选》五臣本、六臣本:同尤本。 洪兴祖:猛犬狺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 朱熹、黄省曾、明繙宋本、朱多煃、庄允益:同洪本。 刘师培:慧琳《音义》五十五引“狺狺”作“犾犾”。 。【集释】: 王逸:谗佞讙呼,而在侧也。 阍人承指,呵问急也。 吕向:猛犬狺狺,开口貌。 迎吠,距贤人,使不得进也。闭关喻塞贤路也。 洪兴祖:狺,音垠,犬争。一云吠声。 朱熹:狺,音银。狺,犬争吠声。 陈第:猛犬,指谗邪也。狺狺,犬争吠声。闭,喻塞贤路。 周拱辰:《九章》云:“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 关门闭门不通,又何尤?《韩非》云:“东邻有酒,狗噬人而酤不售;九重有国狗,贤畏却而不敢进。况又重以嗾獒之主哉。宜覆亡之相踵矣。” 马茂元:关,门关。 梁,桥梁。 汤炳正:狺狺,犬吠声。关梁,关门、桥梁,泛指水陆要隘。此四句与《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