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渺
❶ 亦作“[绵淼]”。 水面遥远广阔貌。{清}{华伟生}《开国奇冤·追悼》:“浓烟如墨涌层霄﹐倚危栏海绵淼。”{清}{江炳炎}《买陂塘》词:“想伊人﹑溯洄绵渺﹐梦魂频遶江涘。”{清}{黄景仁}《甬江舟中看山甚佳》诗:“红树千行雁一声﹐两岸秋山入绵渺。” ❷ 亦作“[绵眇]”。深远奥妙。 {缪荃孙}《<宋元词四十家>序》:“{碧山}之绵眇﹐{梅溪}之轶丽。”{清}{戴名世}《<野香亭诗集>序》:“其音和平而大雅﹐其旨绵渺而藴藉。”{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明}社既墟﹐遗民佚士﹐睠怀故都﹐或发绵渺之文﹐或效轶蕩之体﹐咸有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