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
【释义】: (一)qí❶ 老。 《鲁颂·閟宫》五章:“俾尔昌而大,俾尔耆而艾。”孔《疏》:“使汝得则昌而且大,使汝年寿则耆而又艾。”《说文》:“耆,老也。”段玉裁注:“《曲礼》:六十曰耆。” ❷ 憎怒。《大雅·皇矣》一章:“上帝耆之,憎其式廓。”毛《传》:“耆,恶也。廓,大也。 憎其用大位、行大政。 ”孔《疏》:“在上之天于是疾恶比桀纣之不得民心也,又憎其用大位行大政。”一说:致;赐予。朱熹《集传》:“耆,憎。或曰,耆,致也。憎作增。式廓,犹言规模也。苟上帝之所欲致者,则增大其疆境之规模。 ”(二)zhǐ致使,达到。《周颂·武》一章:“胜殷遏刘,耆定尔功。”毛《传》:“刘,杀。耆,致也。”朱熹《集传》:“耆,致也。而武王嗣而受之,胜殷止杀,以致定其功也。”马瑞辰《通释》:“按《说文》, ,柔石也。其引申之义为致。 耆者, 之假借。故《传》训为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