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花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花鼓 汉族民间歌舞。 又称打花鼓、花鼓子、地花鼓、花鼓小锣等。流行于我国很多地区。清代柯煜的《燕九竹枝词》中有“小鼓花腔说凤阳”之句,即指“凤阳花鼓”。 花鼓多在元宵节或其他节日,同秧歌、花灯、采茶等一起表演。 表演时多为男女二人表演。男执锣、女背鼓,以锣鼓作伴奏,边歌边舞。 花鼓的种类主要有:安徽花鼓(主要流行于凤阳地区)、山东花鼓(主要流行于聊城淄博、苍山等地)、湖南、湖北花鼓(主要流行于长沙、常德、岳阳、浏阳、益阳等地)。清代以后,有的花鼓发展为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对子戏。 以后各地花鼓又吸收了民歌和戏曲唱腔,成为地方小戏的一种,如湖南花鼓戏、湖北花鼓戏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