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草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草书 草书,就是写得草率、快速的字体。 汉字字形在草书中或是变形,或是笔画连写盘绕在一起,有些笔画、有些部分甚至被简化掉了。因此,草书的特点是难写难认。 按说任何字体都可以草写,都可以有草书,比如青铜器铭文中就不乏刻写得潦草的字;但是文字学所指的“草书”是一种特定的字体,它是从秦隶的草率写法发展而来的。 早期的草书还带有隶书意味,称为章草。 从东汉后期到魏晋时期,草书脱去了隶书笔画的痕迹,大量使用连笔,称为今草。到了唐代,草书进一步发展,写起来龙飞凤舞,奔放不羁,称为狂草。 今天使用的一些简化字,如东、为、长、书、专等等,原来都是草书的形体。 由于草书大量使用连笔,只存字的轮廓,以求书写神速,所以普通人难于辨认,影响了它的交际功能。因此,尽管草书出现较早,却始终没能成为通用字体,但它作为书法艺术,一直为人们所喜爱。中国历史上擅写草书的书法家有张芝、张旭、怀素等。 宋代黄庭坚(1045~1105年)的草书墨迹写得圆劲飞动,豪迈激昂。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