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派戏剧
西方戏剧流派。 受表现主义影响,50年代兴起于法国,后流行欧美。最初被称为反戏剧派或先锋戏剧,1961年英国戏剧家M.艾斯林据其艺术主张和特征定现名。哲学思想与存在主义理论一脉相承。认为世界冷酷、陌生;人与人处于敌对关系中,无法沟通;人与现实脱离,一切皆属荒诞。 艺术上主张打破传统的戏剧结构,以极度夸张和象征手法表现世界的荒诞性;人物台词和动作无确定意义,以表现人物形象的荒诞色彩;舞台上时空混乱,夸大物体的地位,以反映物质文明的发达与人的精神空虚的矛盾。代表作品有法国尤内斯库的《秃头歌女》、贝克特的《等待戈多》、阿达莫夫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热内的《黑人》,美国阿尔比的《谁害怕维吉尼亚·伍尔夫》,英国品特的《生日晚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