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
果实类药材。 (1)释名:原植物古名“茨”。李时珍曰:“‘蒺’,疾也;‘藜’,利也;‘茨’,刺也。其刺伤人,甚疾而利也。”故名。 (2)功能:性微温。 ❶ 疏肝解郁。 用治肝气郁结所致胸胁不舒、乳闭不通等症。 ❷ 祛风明目。用治肝经风热所致头晕目眩、目赤多泪等症。如成药明目地黄丸中即用之。 ❸ 平肝降压。治疗肝阳上亢所致高血压症,有一定疗效。 ❹ 祛风止痒。治疗风疹搔痒,常与蝉衣、地肤子等同用。另外,将本品为末,每次冲服6克,一日二次,可治疗白癜风。(3)用法:水煎服6~12克。(4)药材特征:呈放射状五棱形,色灰白。果实由5个小果聚合而成,每个小果各有一对长刺或一对短刺。质坚,刺手。味苦、辛。 〔刺蒺藜〕 处方名。即蒺藜。 〔白蒺藜〕 处方名。蒺藜呈灰白色,故名。 〔炒蒺藜〕 处方名。系取净蒺藜,用清炒法炒至微黄色者。炒后利于有效成分煎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