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蛭
《广韵》之日切,入质,章。 《广韵》丁悉切,入质,端。《广韵》丁结切,入屑,端。 ❶ 环节动物。体略长而扁平,前后各有一个吸盘,生活在淡水或湿润处,能吸人畜的血。{汉}{王充}《论衡·福虚》:“蛭之性食血,{惠王}心腹之积,殆积血也。故食血之虫死,而积血之病愈。 ”{唐}{韩愈}《赠侯喜》诗:“暂动还休未可期,虾行蛭渡似皆疑。”{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二·水蛭》〔集解〕引{苏恭}曰:“有水蛭﹑草蛭,大者长尺许,并能咂牛﹑马﹑人血。”{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二·水蛭》〔集解〕引{韩保昇}曰:“别有石蛭生石上,泥蛭生泥中,二蛭头尖,腰粗,色赤。”{清}{唐景崧}《请缨日记》卷五:“阴雨则叶上飞蛭簌簌啮人……俗呼山马蝗。” ❷ 兽名。《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有蜚蛭,四翼。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蛭蜩蠼蝚。”{司马贞}索隐引《字林》:“蛭音质,蛭﹑蜩,二兽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