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西突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西突厥 突厥汗国创建时,土门可汗之弟室点密即率部西征西域诸国,自为西面可汗。 隋开皇三年(583)突厥各部可汗争立,加以隋朝施以离间策,突厥汗国分裂。西突厥由阿波可汗与室点密可汗后裔组成,占有今中国新疆和中亚等地,有咄陆五部和弩矢毕五部,称十姓或十箭。 可汗王庭设于龟兹北鹰娑川(今裕勒都斯河谷),后迁千泉、碎叶。西突厥可汗常由唐朝册立。唐显庆二年(657)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贺鲁叛唐被平定,唐于其地置崑陵、濛池都护府及縻系州府,并隶安西都护府。册立阿史那弥射为兴昔亡可汗、阿史那步真为继往绝可汗。公元8世纪初,其十姓之一突骑施强大,西突厥遂亡。西突厥曾称雄中亚,对唐王朝与波斯、东罗马和印度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著重要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