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词牌名,始见于苏轼词。 《苕溪渔隐丛话》引《古今词话》记,苏轼任钱塘太守时,有官妓秀兰天性黠慧,善于应对。一日,苏轼等人于湖中举行宴会,群妓毕至而秀兰未来。遣人再召,须臾方至。 问其原因,说是“发结沐浴,不觉困睡”,故来晚。 众人中,他人皆谅恕,独倅车(乡试的副榜贡生)因属意秀兰而恚恨不已,责之曰:“必有他事,以此晚至”,秀兰力辩,亦不能释怒,以至垂泪。苏轼见状,为赋《贺新凉·乳燕飞华屋》,后人讹传为《贺新郎》,调名本此。 又名《乳燕飞》、《金缕曲》、《金缕衣》、《金缕词》、《金缕歌》、《风敲竹》、《雪月江山夜》、《貂裘换酒》等。双调,共11体。 正体116字,上下阕各10句6仄韵。以辛弃疾《贺新郎·绿树听啼》为例,词谱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