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中国古代法律指故杀或故伤的犯罪行为。
《礼记·礼运》中已有“乱贼”的记载。《左传·昭公十四年》曰:“杀人不忌为贼。”《大戴礼·曾子立事》曰:“杀人而不戚焉,贼也”。《尚书·舜典》郑注:“杀人曰贼”。
据上可知贼含杀人之意。《尚书·舜典》曰:“贼,害也”。《左传·僖公九年》注:“贼,伤害也”。此谓贼有伤人之意。
对贼的处罚起源很早。《左传·昭公十四年》曰:“夏书曰:昏墨贼杀,陶之刑也。”至李悝《法经》对贼的处罚独立成篇,称贼法。秦汉称贼律。
至封建社会中后期与盗律并称贼盗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