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赤壁鏖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赤壁鏖兵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二·孙权》:“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惟(周)瑜、(鲁)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兵五十余万进攻孙权。孙权和刘备联合出兵三万,火攻曹营,大破曹军于湖北蒲圻县长江南岸的赤壁。 后以“赤壁鏖兵”比喻大规模激烈的战争,或比喻激烈持久的矛盾斗争。 元·无名氏《两军师隔江斗智》第一折:“想他赤壁鏖兵,全仗我东吴力气。” 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我看,谁想闹谁就闹,想闹多久就闹多久,一个月不够就二个月,总之没有闹够就不收场,总有一天他还是要闹,凡是学生闹事的学校,不要放假,硬是来它一场‘赤壁鏖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