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砂
中药名。 见《本草拾遗》。别名:钢砂,铁砂。 为制钢针时磨下的细屑。现多从制针厂中收集。 为黑色或灰褐色的细粉,并夹有少量不超过0.05立方毫米的碎片,具有金属光泽,质重而坚。味酸辛,性平。 《本草拾遗》:“性平,无毒。”《要药分剂》:“入脾,大肠二经。”补血,除湿,利水。治血虚黄胖,水肿。 《本草纲目》:“清积聚,肿满,黄疸,平肝气,散瘿。”内服:煎汤9~15克,或入丸,散。 外用:和药敷熨。 ❶ 治脾劳黄病:针砂120克(醋炒7次),干漆(烧存性)9克,香附9克,平胃散15克。 为末,蒸饼丸梧子大。任汤使下。 ❷ 治风湿脚痛:针砂,川乌头。为末,和匀炒热,绵包熨之(上2方出《摘元方》)。 ❸ 治萎黄病,浮肿;针砂(醋煅,研细粉)9克,红枣肉适量。制成丸药100粒。 每次1~2粒,1日3次,温水送服(《现代实用中药》)。 ❹ 治水肿尿少:针砂(醋煮炒干),猪苓,生地龙各9克。为末,葱涎研和。敷脐中约1寸厚,缚之,待小便多为度,日二易之。 入甘遂更妙(《德生堂传方》)。 ❺ 治项下气瘿:针砂入水缸中浸之,饮食皆用此水,10日1换砂,半年自消散(《仁斋直指方》)。主要成分为铁,杂质为氧化铁(水化物)等,但也常含碳、磷、硅、硫等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