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门下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门下省 官署名。 东汉设侍中寺,为皇帝侍从机构。晋时以其执掌门下诸事,始称门下省。南北朝、隋朝因之。 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更名东台,咸亨初复旧称。 武则天临朝,改称鸾台,中宗神龙初复旧。玄宗开元元年(713)又更名黄门省,五年仍复旧称。宋因之,元以后废。北朝时,门下省权力渐重。隋唐时,与中书省、门下省并称“三省”,为中央政权最高政务机构。职掌受理天下之成事,审查诏令、签署章奏、驳正违失等。宋初虽设门下省,但与旧制有异,其职仅主持朝仪诸事。元丰改制后始复旧制。 门下省长官为侍中,或称纳言、左相、黄门监,因时而异。属官有黄门侍郎、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