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栌根
【概况】: 基源 为漆树科黄栌属植物毛黄栌的根。 原植物 毛黄栌Cotinus coggygriia Scop.var.pubescens Engl.,又名柔毛黄栌(《植物学报》。 形态 落叶灌木,高2~4m,树汁有强烈气味;小枝有短柔毛。叶近圆形,长5~7cm,宽4~6cm,沿中肋及脉密生灰白色绢状柔毛,脉外的毛较少。本变种与红叶Cotinus coggygria Scop.var.cinerea Engl.的主要区别在于叶多为阔椭圆形,稀圆形,叶背、尤其沿脉上和叶柄密被柔毛。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640页.图3009)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800~1500m的山坡林中。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浙江、河南、湖北、四川、贵州。 。【生药】: 采集 全年可挖根,去净泥土,晒干。 【药性】: 性味 ❶ 《中药大辞典》:“味涩,性温。” ❷ 《全国中草药汇编》:“辛、苦,凉。” 功效 清热解毒,散瘀止痛。 主治 皮肤瘙痒症,跌打损伤,骨折,虚肿。《全中国草药汇编》:“根、茎: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无黄疸型肝炎,麻疹不出;叶:丹毒,漆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外用:煎水洗。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陕西中草药》:“治皮肤瘙痒症,跌打损伤:黄栌根适量,煎水外洗。” |